首页 > 走进连平 > 连平文化 > 传统习俗
市级非遗:八音锣鼓
2020-06-03 来源: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体大小: 默认   
分享到:

  八音锣鼓,在连平当地多被称为连平八音,是连平县极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,也是乡间庆典活动的重要角色。连平八音在连平县忠信、高莞、油溪等镇广为流行,其中以连平县油溪镇井潭阁“三头炮”的连平八音最为出名。

101156446l1v.jpg10115648ltcf.jpg10115640qxhu.jpg

  连平八音是民间音乐的艺术形式,源起何时已无从考证。据传自明崇祯七年(1634)建州以来,在连平就已经有连平八音这一民间艺术,历经数百年,经久不衰,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。

  连平八音顾名思义就是由鼓、锣、钹、铛、唢呐、高胡、箫、木鱼(板眼)组成的民间吹打乐艺术。曲谱通常使用广东音乐和江西省赣南采茶戏曲,以及流行当地的民间小调。曲调高昂洪亮,演奏时周而复始,旋律欢快、热烈而流畅,逢当地民间操办婚姻嫁娶、生日祝寿、丧葬及神社庙会、打蘸等红白事一般都邀请“连平八音”艺人进行演奏。喜事则演奏欢乐、激昂、明快的曲谱,表演时鼓乐齐鸣,锣鼓喧天,场面气氛非常热闹,如广东音乐的《赛龙夺锦》、《得胜令》,江西采茶戏的山歌调、采茶调等;丧事则演奏忧伤的哀乐,如当地流行的哭调、采茶戏中的哀调、二胡独奏曲《江河水》等。连平八音演奏一般不分场次,视整个办事过程各个环节而定。如客人来时需奏乐欢迎,祝寿时奏乐配合,以喧染气氛。

  连平八音具有如下几个艺术特点:

  一是吹打并重,热烈奔放。连平八音在演奏中亦吹亦打,高亢激越,它的吹打轮击形式,不仅使观(听)众欣赏到吹、打的高艺,也是文武演奏者互相衬托、互为稍息调整之机。

  二是声情并茂,演奏兼备。连平八音吹打乐给人以听觉与视觉双重美感的享受。

  三是艺术容量大,本体特色强。连平八音在它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,融汇了宫廷、庙堂、戏曲、民歌、小曲等音乐精华,有较强的兼容性,极善于融合和吸收各种音乐的精华,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,形成了它特有的随和大气和良好的底蕴,多向适应音乐特色的结果。

  连平八音曲调高昂洪亮,演奏时周而复始,旋律欢快、热烈而流畅,给人一种美的享受,具有欣赏价值。

  连平八音善于融合和吸收各种音乐的精华,形成了特有的一种艺术风格,故具有一定的鉴赏价值。

  “文革”时期,连平八音演奏活动也被当作“四旧”被禁绝,几乎衰亡。党的三中全会以后,连平八音又复苏兴旺了起来。目前,以民间组织为主的连平八音,艺人老化,传承乏人,不少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正日渐流失,急需抢救、保护、发扬,光大。希望能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,连平的连平八音的民间这朵艺术奇葩,必将越开越艳。

  2008年10月,八音锣鼓被列入河源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