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于连平县溪山镇的春牛舞是农民渴望风调雨顺,祈求五谷丰登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活动。
连平县溪山镇地处粤北山区,属于丘陵山地地带,耕地面积小,历来依靠牛耕作以减轻劳动强度。连平人民对牛非常爱护和崇拜,并视牛为吉祥物,认为牛可以带来好运,驱逐邪气。春节常以“春牛舞”的形式拜年,祝福五谷丰登,幸福平安。
连平自明崇祯七年(1634年)建州以来,连平县溪山镇就已有春牛舞民间艺术,历经数百年,经久不衰,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。目前连平县溪山镇仍保留春牛舞的习俗,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又加以改造和加工,使它越发为乡民喜闻乐见。
每年的春节或开耕时节,人们满怀深情地赞颂牛辛勤劳作、默默相伴的耕牛,扮春牛和鞭牛的人跳起了春牛舞,充分表现了农民对这一农家宝贝爱怜的纯朴感情,他们以牛耕、鞭牛、吃草的等情景,仿从牛劳作的动作,时而犁田耕种,时而放牧玩耍,舞蹈动作奔放自如。加上对唱、说唱、载歌载舞,演员和观众同声欢呼,气氛热烈融洽。春牛舞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,同时,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、祥和的祝愿。据说,民间舞了春牛,一可风调雨顺,二可国泰民安,三可做官连升,四可四季平安,五可五谷丰登,六可六畜兴旺。
春牛舞所舞之“牛”,牛头是用竹篾编制,用色纸糊成,长脸大鼻,双角两耳突出,眼睛圆圆有神。牛身用布缝制成连衣裤,上绘牛毛花纹,牛尾多用黄牛尾毛扎鞭状,活动自如。其基本动作来自农事活动,经过提炼加工成舞蹈动作。“牛”以道具充当,并配有犁具模型,由9至13人组成表演队伍,分别扮作农夫、村姑、牧童、老爷、鹤人等角色。表演时,一人舞牛头,一人舞牛尾, 农夫手扶犁架,赤脚短衣;身穿花衣裤的村姑肩挑花篮在前;牧童牵牛跟随,穿白边开襟牧童衣,手执牛鞭,不时规范着牛的形态和指引春牛走向;老爷和鹤人相随在春牛的左右两侧,村姑、牧童在队里穿行不定,互相逗趣或调逗,此外,还有鼓乐队随后。他们随着“牛”的活动节奏,并配合锣鼓伴奏的音乐节奏,模仿着牛的各种动作,形态十分逼真,边舞边唱,演员与观众同声欢呼,互相逗乐,再加上开朗、奔放的《春牛调》的伴奏,现场充满了农家欢快的情趣。每逢春节至农历二月初二,民间自愿组成的春牛舞队,走村串寨,所到之处深受欢迎。
春牛舞的基本动作大多是来自农事活动,经过加工提炼成舞蹈动作,套路主要有春牛出栏、春牛上路、春牛背轭、春牛耕田、春牛擦痒、卧地、听歌等,每当表演一段落时,表演者便演唱各种以家事活动为内容、抒发农家盼望来年风调雨顺的山歌,表达对农业丰收的良好祝愿,以及对未来生活甜美的理想与精神寄托。其音乐内容常用民间小调《十二月花》作伴奏,叙述十二个月的农事知识、二十四节气歌、十二节期、苦累娘等。曲调流畅,节奏明快,渲染了耍春牛的朴实欢快的情绪。有的唱《春牛歌》,把牛称赞一番,提高牛是“农家宝”的地位,祈求风调调顺,五谷丰登等。表演中充分模仿农耕生活和人们的劳作动作;牧童的天真顽皮;村姑的清纯、婀娜多姿;老爷的富态、威严;农夫的勤劳、朴实。
春牛舞的表演形式十分简单,唱词多为三、七、十字偶句,按本地声韵分为上、下句,演出时配以民间小调伴奏,演唱词即兴编成,容易吟唱流传,表演十分诙谐、随意。
春牛舞内容朴实,感情真挚,乡土气息浓郁,不但传递人们祝愿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,而且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,勤耕勤种,具有教育和传播的功能。
春牛舞是融音乐、舞蹈、技艺于一体,观赏性极强,场面十分壮观,深爱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。
2007年5月,春牛舞被列入河源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